常用的高含量铜的测定方法仍为古老的碘量法,其碘化钾的用量大、成本高、耗时多,而新近开发的光度法又因铜显色剂的问题不宜于高含量铜的测定,故有必要研究、开发新的显色剂。该文作者试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控制pH值,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作显色剂,测定铜金粉中的高含量铜,同时利用EDTA掩蔽锌、铝等元素以消除其干扰。Cu^2+与EDTA生成摩尔比1: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2=7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ε=88.9,铜离子含量在12-24mg/50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54+0.02317c,线性相关系数R=0.9995。采用EDTA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金粉中的高含量铜,所得结果令人满意,有开发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设备比较简陋的中、小型企业实验室。
保存方法
铜金粉及其制成品均应在室温及干燥的环境下储存;未使用完的铜金粉应立即密封。否则,铜金粉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因氧化而变质。
新2手机会员端-新2会员288880-新2会员登录网址-新2登录新2备用 动物本身并不能合成色素。研究也发现,只有含氧功能基(如羟基、酰基、酮基等)的类 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在畜、禽、水产品内才有着色效果。这类类胡萝卜素包括 :
新2手机会员端-新2会员288880-新2会员登录网址-新2登录新2备用 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等几大类。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都是以棕油酸二酯的形式存 在。这些存在于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动物的消化,以自由态的形式吸收,主要是与低密度 脂蛋白(LDL)结合而被吸收;吸收后的类胡萝卜素以游离状态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皮肤和蛋黄等组织。在此,类胡萝卜素重新转化为棕油酸二酯沉积下来,使皮肤和蛋黄等 呈现出人们喜欢的颜色(如黄色)。不同的类胡萝卜素以不同的效率沉积于不同的组织中, 一般酯化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比结晶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沉积效果更 好。饲料中添加脂肪更能促进色素的沉积作用,且发现添加动物脂肪比添加植物油更有效。 此外,随着饲料中色素水平的提高,在动物组织中色素的沉积比例下降。据报道,如果每天 每只鸡进食0.3~1.0mg的色素,大约有30%~45%可沉积在蛋黄中,若色素进食量提高到 5mg或更高,则只有15%~20%可在蛋黄中沉积。甲壳动物通过食入绿色植物,将植物中的 类胡萝卜素转化为虾育素和鸡油菌黄质沉积在体内。鱼类通过摄食大量的甲壳类和浮游生 物,使其肉质呈鲜色。金鱼和对虾等可改变吸收后色素的组成,如将叶黄素转变为虾红素,然后再在体组织中沉积。